桓兴科普|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轻患者痛苦
手术创伤会导致急性疼痛,尤其是中到大型手术(如开腹、骨科或胸科手术),有效镇痛可显著提升患者舒适度。
减少并发症风险
呼吸系统:疼痛可能抑制咳嗽,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如肺炎)。
心血管系统:疼痛激活交感神经,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增加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风险。
消化与泌尿系统:疼痛延缓胃肠蠕动(术后肠梗阻),并可能导致尿潴留。
促进早期活动
有效镇痛可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降低深静脉血栓、压疮风险,并加速功能恢复。
改善长期预后
未控制的急性疼痛可能转为慢性疼痛(如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尤其常见于截肢术(幻肢痛)或开胸手术。
降低应激反应
疼痛引发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释放,抑制免疫、影响伤口愈合,镇痛可调节这一反应。
心理与社会效益
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临床常用镇痛方法
药物:阿片类(吗啡、芬太尼)、非甾体抗炎药(如酮咯酸)、局麻药(切口浸润、神经阻滞)。
技术:硬膜外镇痛、患者自控镇痛、多模式镇痛(联合用药减少副作用)。
总结
术后镇痛不仅是人道主义需求,更是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措施,需个体化调整方案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 标签:
- 外科
下一篇: 桓兴科普|什么是重症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