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兴科普|守护生命的“营养通道”——肠内营养管居家护理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管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而言,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居家护理时,正确的操作和细心的照料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带鼻胃/肠营养管出院回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
营养管路护理:筑牢营养输送的“根基”
稳妥固定
使用胶带或者专门的固定装置将其妥善固定,防止营养管路滑脱或移位。同时要留意标记好长度,这样一旦发生移位,能及时发现;
保持清洁
每天都要对鼻腔进行清洁。在清洁过程中,要使用温和的消毒液,避免因为消毒液刺激性过强而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感染;
定期更换
不同类型的营养管,其使用寿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营养管的类型以及医生的建议,按时更换营养管。
营养液输注: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
正确操作
在输注营养液前后,都要用温水对管道进行冲洗。这是因为营养液比较黏稠,容易在管道内残留,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堵塞。输注时,要特别注意营养液的温度、速度和浓度(温度接近体温,速度控制在20-50ml/h,从低浓度开始逐步过渡)。
观察反应
在整个输注过程中,家属或者护理人员要密切留意患者是否有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调整输注方案,比如适当减慢输注速度,或者降低营养液的浓度等,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的意见。
器械消毒
输注所使用的器具,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避免发生感染。
日常生活护理:从细节处保障患者健康
口腔清洁
即使患者不需要经口进食,也应该每天进行口腔护理。可以使用棉签蘸取适量的漱口水或者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患者的口腔内部,包括牙齿、牙龈、舌苔等部位。
适度活动
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要鼓励他们进行适量的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能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心理支持
长期使用营养管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以及对疾病的担忧等原因,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家属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异常情况处理:及时应对保安全
营养管滑脱
一旦发生营养管滑脱的情况,要立即带患者就医,切勿自行对滑脱的营养管进行处理。
管路堵塞
当发现管路堵塞时,可以先尝试用温水进行冲洗。如果冲洗后管路仍然不通畅,无法继续输送营养液,就需要及时就医,让医生来处理,避免因为管路堵塞而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
腹泻、腹胀
如果患者出现腹泻、腹胀的症状,可以先调整输注速度或者营养液的浓度。如果调整后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症状比较严重,就要及时咨询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定期随访:动态调整护理方案
患者需要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营养管路的情况,比如营养管路是否通畅、是否有损坏等。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和有效,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通过这条“生命通道”获得所需的营养。
总结
总之,鼻胃/肠内营养管的居家护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家属和护理人员要认真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用心护理,这样才能确保这条守护生命的“营养通道”始终保持通畅,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