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兴科普|警惕食管癌!
20世纪中后期食管癌是我国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预防措施得当,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总体下降趋势。我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爱吃火锅、烤串、经常喝热汤、烫茶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让你越来越接近中国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食管癌。食管癌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食管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1.吸烟与酗酒(尤其是烈酒)
长期大量饮酒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比基本不饮酒者高出数倍以上!
烈性酒精会反复刺激、灼伤食管黏膜,导致慢性炎症和损伤,长此以往可能诱发癌变。
同时,吸烟也是强风险因素,与饮酒有协同致癌作用。
2.喜食过烫或过冷食物
过高的温度会烫伤食管黏膜,过冷的刺激也可能造成损伤,反复的物理刺激增加癌变风险。
3.常吃腌制食品
咸菜、咸鱼等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胺,长期摄入会显著增加患癌风险。
在某些饮食习惯偏好腌制食品的地区,食管癌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4.营养不均衡与偏食
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导致维生素(如维生素A、C、E、B族)及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保护性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会削弱食管的防御能力,增加患病风险。
5.爱吃煎、炸、烤类食物
煎、炸、烤食物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焦油一类的物质,频繁食用煎炸类食物,长期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会使食管遭受一定程度的“化学损害”;同时,煎炸类食物易导致肥胖,腹压过于高,会引起胃食管反流,对食管造成又一重损害。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是关键
要是碰到下面这些情况,您可得立马敲响警钟,麻溜地去医院检查!
1. 吞咽不适:进食干硬食物时有哽噎感,喝水后可缓解(最典型早期信号)。
2. 食管异物感:喉咙似有异物贴附,吐不出也咽不下,与进食无关。
3. 胸骨后疼痛:吞咽时胸骨后灼烧感或针刺样痛,疼痛部位固定。
4. 黏液分泌异常:晨起吐出白色泡沫状黏液,若带血丝需高度警惕。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存在时,务必及早就医检查! 切勿拖延,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预防食管癌
1.限酒戒酒,尤其避免饮用烈性酒。
2.戒烟。
3.避免食用过烫(刚出锅、滚烫的)或过冷的食物饮品。
4.减少腌制食品(咸菜、咸鱼、腊肉等)的摄入量。
5.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充足摄入。
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
定期做胃镜检查
这是早期发现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手段!
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尤其烈酒)、喜食烫食或腌制食品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缩短胃镜检查的周期,尽量一年做一次胃镜。
即使饮食习惯相对较好的中老年人,也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高发人群定期筛查
1.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要高度重视
在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最高,年龄标化发病率超 100/1 万;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食管癌有家族聚集现象
如果一级亲属如父母亲、二级亲属如舅姨叔伯有相关疾病,也要高度重视。
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和食管癌家族史人群,从50岁开始每2到3年做一次胃镜。
3.“食”刻当心,病从口入
预防食管癌需从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做起不吃过烫食物减少食管黏膜损伤若有吞咽困难、异物感、胸部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胸外科简介
桓兴医院胸外科拥有开放床位40张,医护人员20余人,年收治病人1600余例。其中包括胸部肿瘤的高难度手术;肺结节的精准定位和射频消融;胸腔镜下肺癌、纵隔肿瘤的微创手术;肺癌、食管癌的术前化疗和术后综合治疗。
胸外科联系方式:
医生办公室:010-87695217
010-87698688转8012
护士站 : 010-87698688转8022
王大力 主任医师
胸外科主任 硕士生导师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病区主任,现任桓兴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医学部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年。从事胸外科工作30余年,在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膈肿瘤等胸部肿瘤外科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独立完成肺癌、纵隔肿瘤等高难度手术,尤其是微创手术。
齐冬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副主任
宁夏医科大学硕士,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第一届青年委员,全国第四届全国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高级资质。长期从事胸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对胸腔镜下纵隔肿瘤,肺癌,食管癌,贲门癌,胸腔积液及胸外伤等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