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在线服务 >>健康常识
  • 2020-07-21
    【科普】 关注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

    在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负担,也为患者及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带来很多心理社会方面的挑战。肿瘤患者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病情性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恶性肿瘤病人的情绪障碍发生率很高,有研究显示,病人一旦得知疾病的诊断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情绪,整个过程…

    阅读详情
  • 2020-07-20
    【科普】如何正确面对“药物的副作用”

    经常会有患者朋友问:“这个药有没有副作用啊?”“我吃了会不会原来的病没治好又得了其他的病啊?”诸如类似的问题很多,所以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药物副作用的那些事。其实呢,所谓药物副作用,从医学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情形。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呢,我先介绍下相关科普知识。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

    阅读详情
  • 2020-07-14
    【科普】关于消化道出血,您需要了解这些事

    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以下症状:从嘴里吐出血来了,或是便后发现纸上染血了,或大便颜色发生变化了,或家属发现患者脸色苍白萎黄了。有这些症状时,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的存在了。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发生了消化道出血、如何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呢?首先自口腔出血,可能与呼吸道出血相鉴别,比如咯血,或鼻粘膜小血管破裂,或咽部炎症剧烈咳嗽后出血。当发现有血时,患者及家属要出现回想出血前症状,有没有咳嗽、有没有碰…

    阅读详情
  • 2020-07-13
    【科普】如何提早发现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膀胱癌的早期症状,通过这些早期症状,大家可以及时的发现、诊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01 血 尿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这是膀胱癌独特的 “排尿异常信号”,几乎每个膀胱癌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膀胱癌病人因此而就诊。血尿又分两种,一是肉眼血尿,二是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眼睛可直视的带血色的尿,明显的肉眼血…

    阅读详情
  • 2020-07-09
    【科普】肺部结节早诊早治要知道之(二) 需要注意哪些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接上篇)其实肺部结节通常在胸部CT上有多种的影像表现的形式,当肺部结节出现下面这几种征象时,临床上会高度怀疑存在恶性病变[4],那么就需要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鉴别和诊断了。到底胸部CT筛查后出现哪些结节征象要高度警惕!结合我国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具有以下影像学特征的肺结节需要我们高度关注:01 毛刺征具有毛刺征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相较边缘光滑的肺结节恶性程度概率增加5倍,当CT所见肺结节边缘为短细毛刺放射状排列…

    阅读详情
  • 2020-07-08
    【科普】肺部结节早诊早治要知道之(一) 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目前癌症正在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范围内,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为发病数最高的三种癌症,在发病数量与死亡人数上,肺癌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2018年,全球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1.6%、18.4%[1]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高居首位。自从2015年以来,恶性肿瘤首次成为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大类疾病,远超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

    阅读详情
  • 2020-07-07
    【科普】肿瘤患者相关腹泻

    肿瘤患者常出现腹泻症状,涉及不良饮食习惯、基础疾病、抗肿瘤治疗副作用、肿瘤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等因素。轻则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治疗效果。重则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所以腹泻的预防、原因的排查,以及就诊时机的合理选择等,对患者均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知识:一、 什么是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

    阅读详情
  • 2020-06-18
    【科普】血常规检测不可忽视几项指标

    “新冠”疫情再次小范围蔓延,大有抬头趋势,严重危胁人民健康。白衣天使竭尽所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现在已然形成全民防控常态化,公众防控普及化。许多医院设置了核酸检测和血常规的初筛,进行病例的排查。但是大家知道一张小小的血常规检测报告单对常规患者和新冠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哪些参考呢?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实验室血常规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了强有力的判断和诊疗依据。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eutrophil-to-lymphoc…

    阅读详情
  • 2020-06-17
    【科普】您了解D-二聚体吗?

    “D-二聚体”是每一位患者既认识又陌生的一项化验指标。为什么说“既认识又陌生”?说认识是因为患者在门诊或者住院检查是经常会在凝血系统这项化验检查里看到它的名字;说它陌生是绝大多数患者对它并不了解。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说说D-二聚体,让大家对它既认识又了解。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凝血功能的化验单。这张图报告单里除了D-二聚体,其他项目从字面意思基本可以自学了。那么,我来具体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D-二聚体。检查介绍D-二…

    阅读详情
  • 2020-06-11
    【科普】预防做得好,远离食道癌

    食道癌,是食管粘膜上皮及食管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病人中男与女之比为1.6:1,40岁以上多见,发病的高峰在50-70岁间,是我国很多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01为什么会得食道癌?对于食道癌的病因,虽然医学人士和科研机构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依然没有完全搞清楚。目前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喜食过热的食物或烈性酒,进食太快(狼吞虎咽)和食物粗糙。(2)水源及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铝。铝有降低该地区农作…

    阅读详情
  • 2020-06-05
    【科普】说说乳腺癌遗传这件事

    乳腺癌会遗传吗?答案是肯定的,确实会遗传。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占乳腺癌遗传病例的60-75%,其特征在于家族中多个成员罹患乳腺癌和或卵巢癌。但也不必因此紧张、惊慌,癌症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引起的,遗传性乳腺癌大约占所有乳腺癌人群的5-10%,其有特有生物学行为和明确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具有家族聚集性、早发性,也是乳腺癌防控的突破口。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判断所患乳腺癌是否为遗传性。遗传咨询是咨询医…

    阅读详情
  • 2020-06-04
    【科普】如何预防乳腺癌?

    很多已经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都会疑惑:“我为什么会得乳腺癌?”事实上,乳腺癌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我们很难说出为什么这个人患病,而另一个人没有患病。但是,我们认识到有很多危险因素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机会,有些危险因素是我们不能控制也无法改变的,比如年龄、性别、家族史、月经史等,但有些危险因素是我们可以避免的。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乳腺癌都有哪些危险因素。性 别虽然男性也有乳腺组织,也会得乳腺癌,但女性比男性…

    阅读详情
  • 2020-06-03
    【科普】干货: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

    精准医疗时代,带给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更多生存希望,肺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80% 以上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晚期。其中,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 EGFR 突变、ROS1 和 ALK 重排等。所以,当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病理组织足够优先病理组织行基因检测,无法取得病理组织时可取细胞学标本,组织/细胞学标本均无法获取时推荐取血液标本。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可选择合适药物:1.…

    阅读详情
  • 2020-06-02
    【科普】缓和医疗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恶性肿瘤的一般现状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392.9万例,其中男性约为215.1万例,女性约为177.8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约为233.8万例,其中男性约为148.0万例,女性约为85.8万例。十多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从已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恶性肿…

    阅读详情
  • 2020-06-01
    【科普】肿瘤患者什么时候可以联合中医药治疗?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及诊疗水平的提升,肿瘤的诊疗也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受到重视。肿瘤患者从什么时候开始联合中医药治疗呢?在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过程中,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患者的身体状况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中医药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处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和机体不同需求,科学合理的介入治疗过程,辩证施治,平衡整体,兼顾个体差异,发挥着其…

    阅读详情
  • 2020-05-20
    【科普】恶性肿瘤头颈部淋巴结略解

    在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例如CT、高频B超、MRI等应用于临床之前,触诊是颈部淋巴结的唯一检查方法,但由于检查者经验不一,以及淋巴结的大小、部位、外科手术瘢痕或放疗后纤维化等因素,其准确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触及表浅的0.5cm大小或者深部1.0cm大小的淋巴结,但很难触及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气管食管沟及咽后组等深部的淋巴结。现代影像学方法打开了颈部淋巴结传统X线检查的盲区,为显示淋巴结提供了客观依据…

    阅读详情
  • 2020-05-19
    【科普】肺癌术后注意事项知多少?

    众所周知,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肺癌确诊患者在治疗前需经过谨慎和充分的分期,非小细胞肺癌如为ⅢA期以内(包括ⅢA期)首选手术切除治疗,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为T1-2N0M0者可选择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和国内肿瘤治疗领域的指南推荐和普遍共识。肺癌患者在经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术后会不会很快复发?很多患者对术后病情发展的情况很是比较担忧的,我们…

    阅读详情
  • 2020-05-19
    【科普】肿瘤患者出现便秘如何处理?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及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肿瘤患者平时由于吃得少,活动少,肠蠕动减慢,大便容易干结,如果不定时让病人解大便,就会形成便秘。肿瘤晚期患者的发生率可高达 50%~70%。患者往往发生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甚至需手法辅助排便。患者常因便秘症状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会直接影响患…

    阅读详情
  • 2020-05-15
    【科普】膀胱癌科普:为什么我灌注的是卡介苗?

    早期膀胱癌术后患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是常见治疗手段,但是在选择膀胱灌注药物时却又区别很大,比较常见的有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羟喜树碱,吉西他滨、丝裂霉素等,但是部分患者灌注的是卡介苗, “为什么我灌注的是卡介苗?”成为很多患者的疑问。今天要想为大家说清楚这个问题,那就要先说一下传统灌注药物和卡介苗的区别:传统化疗药物包括: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羟喜树碱、吉西他滨、丝裂霉素等都是细胞…

    阅读详情
  • 2020-05-15
    转发 | 如何才能科学补碘?《2020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印发

    2020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1.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