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在线服务 >>健康常识

【科普】关于消化道出血,您需要了解这些事

作者:何响铃 来源:化放疗病房 发布时间:2020-07-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6

  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以下症状:从嘴里吐出血来了,或是便后发现纸上染血了,或大便颜色发生变化了,或家属发现患者脸色苍白萎黄了。有这些症状时,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的存在了。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发生了消化道出血、如何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呢?

  首先自口腔出血,可能与呼吸道出血相鉴别,比如咯血,或鼻粘膜小血管破裂,或咽部炎症剧烈咳嗽后出血。当发现有血时,患者及家属要出现回想出血前症状,有没有咳嗽、有没有碰鼻子,有没有咽痒等症状,如果是消化道出血(呕血),患者往往会出现有腹部饱胀不适、腹压增高、剑突下饱满、恶心、四肢乏力、大汗等明显的症状。


  如果有黑便,或便血、便后擦纸染色,患者要告知医生:既往有无痔疮病史、近期有没有服用过服用铋剂、铁剂、木炭、中药,或近3天有没有吃特殊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血等)。


  第二,患者已经有呕血或便血、黑便、柏油样便等情况,初步判定为消化道出血,那么出血部位在哪儿?


  医学上依据解剖部位,将消化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以屈氏韧带(Treitz韧带)、回盲瓣为分界。

  根据症状,初步判断出血部位:

  上消化道:呕血+黑便多见,90%有黑便/柏油样便(消化道通过时间长)

  下消化道:便血占90%。

  第三,有出血,就要判断出血量多少。患者家属可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初步判断,避免过度紧张或麻痹大意。

  如患者仅有黑便,提示化验检查提示便潜血阳性,提示出血约5-10ml,口服止血药物即可;

  如患者出现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约50-100ml,需静脉止血治疗。

  如患者出现呕血,一般量约300ml(除看呕出量,还有胃肠道残留的)。提示消化道出血严重,除静脉给予止血药物后,需给与生长抑素等强效止血治疗。患者家属需仔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随时告知医护人员,且注意患者体位(抬高床头),避免发生误吸。

  医生会密切监测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变化,通过观察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来预估出血量,(Hb每下降10g/L,约出血400ml),所以查血常规很关键。患者及家属需理解出血时抽血化验原因,避免抵抗情绪(都出血了,还老抽血)


  第四,根据症状及化验检查,考虑消化道出血,给与对症治疗后,下一步就是寻找出血部位,以便病因治疗。而上中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



  首先说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见的是消化道溃疡、肝硬化门脉高压、应激性溃疡,NSAIDs,肿瘤,Mallory-Weiss撕裂(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等原因,血管因素,感染,胰胆管病变也可引起。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胃、食管肿瘤呕血风险高,或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明显患者,需加强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降低应激性溃疡及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引起的出血,如给与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还有就是建议患者少吃非甾体消炎药,如必须用,建议饭后服用。

  其次是中消化道出血,其病因一般为:血管发育异常,肿瘤(胃间质瘤),憩室(梅克尔憩室),克罗恩病,肠套叠、寄生虫等。

  次之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结肠憩室,血管发育异常,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痔疮,血管炎,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结肠静脉曲张,孤立性直肠溃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对于肿瘤患者,如有便血、黑便,详细询问病史,排除良性疾病引起后,完善检查排除肿瘤进展。

  第五,知道了出血可能的原因,如何明确原因及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呢?

  直接方式就是行内镜、血管造影及增强CT/核素检查。  其他方式就是根据患者病史、症状(持续呕血、黑便、便血)、体征(肠鸣音活跃)、化验检查(Hb持续下降、,BUN升高)、心电监护:循环不稳定(心率、血压变化)等来判断出血位置及是否出血持续存在。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非常多,除了保守的内科止血治疗,还有内镜、介入、手术等,这里不再展开。

  以上所述为消化道出血的一些较为基础的科普知识,了解了该病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诊疗常识,患者家属和患者才会主动预防疾病、严密观察症状、积极配合治疗。医患携手,方可克敌制胜。

责任编辑部门:医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