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兴科普|怎样睡好觉睡眠之谜: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夜好眠?
怎样睡好觉
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我们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你是否真正了解睡眠的重要性?为什么熬夜后会觉得疲惫不堪?长期睡眠不足又会带来哪些危害?本文将带你探索睡眠的奥秘,并给出科学建议,帮助你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并非仅仅是“闭上眼睛休息”,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大脑精密调控。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有所不同,(6~12岁)学龄前儿童,每天9~12个小时,(13~18岁)青少年:每天8~10个小时,18~64岁成年人,每天7~9个小时,65岁及以上老人,每天7~8小时。
人类的睡眠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
1.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N1阶段(浅睡期):刚入睡时,身体开始放松,容易被外界声音惊醒。
N2阶段(轻度睡眠):心率减慢,体温下降,大脑开始整理记忆。
N3阶段(深度睡眠):身体修复的关键阶段,免疫系统增强,生长激素分泌旺盛。
2.快速眼动睡眠(REM)
此阶段大脑高度活跃,梦境多发生在此时期,对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90分钟,每个周期都包括NREM和REM阶段,共同维持身体修复、记忆整合等功能,每晚通常会经历4~6个周期。NREM周期的深度睡眠和REM睡眠的平衡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期睡眠不足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速度变慢,增加犯错和事故风险。
情绪问题:易怒、焦虑、抑郁风险上升。 免疫力降低:更易感染疾病,伤口愈合变慢。
代谢紊乱: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风险。
心血管疾病:长期熬夜可能提高心脏病和中风概率。
研究甚至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相关,因为大脑在睡眠时会清除代谢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而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这些毒素堆积。
睡眠的生理机制
如果你经常失眠或睡眠质量差,可以尝试以下科学方法:
— 调整作息(遵循生物钟)—
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
成年人建议6~8小时睡眠,青少年需要8~10小时。
— 优化睡眠环境 —
保持黑暗:使用遮光窗帘,避免蓝光,(睡前少看手机)促进褪黑激素的释放。
适宜温度:18~22℃最利于入睡。
减少噪音:必要时使用耳塞或白噪音(听自己喜欢的舒缓音乐,不太让人激动的小说)。
— 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 —
避免睡前咖啡因、酒精、高糖食物。
晚餐不宜过饱,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白天适当晒太阳,帮助调节褪黑素分泌。
— 放松身心 —
睡前进行冥想、紧张释放呼吸,催眠引导,轻度拉伸。
写“待办清单”减少焦虑,避免在床上思考问题。
— 谨慎使用药物 —
短期失眠可咨询医生,但避免长期依赖安眠药。
睡眠的常见误区
“熬夜后补觉就能恢复”
补觉只能部分缓解疲劳,但无法完全弥补长期睡眠不足的伤害,白天补觉过多,消耗夜里的睡眠势能,还扰乱你的睡眠节律。 睡眠周期90分钟一个轮回,建议补觉设置起床时间在完整的周期结束时,这时更可能处于REM或N2阶段,醒来更轻松。
“老年人不需要那么多睡眠”
我们的睡眠时长随着年龄增长是下降的,老年人睡眠时间可能减少,睡眠能力下降,但尽可能达到6小时及以上,如果达不到,每日躺床时间尽量不低于5个小时并保持平静的状态以补足精力体力,睡眠质量(1.5~2.5小时)也很重要,深度睡眠不足同样影响健康。
“做梦代表没睡好”
做梦是正常生理现象,REM睡眠对情绪和记忆至关重要,我们最容易醒来的阶段是N2期(轻度睡眠阶段),这是最常见的醒来阶段,因为此时睡眠较钱,容易自然过渡到清醒状态,醒来后不会觉得太困卷。还有的人在REM(快速眼动睡眠,做梦阶段)醒来,他可能会清晰记得梦境,病伴随短暂的“睡眠惯性”。
“午睡20分钟”
主要在N2阶段结束,醒来精神焕发,如果睡到30分钟以上,进入深睡眠,反而会更困。
结语
睡眠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身体和大脑的重要维护期。良好的睡眠能提升免疫力、记忆力、情绪稳定性,甚至延长寿命。如果你长期受睡眠问题困扰,不妨从今天开始调整习惯,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夜晚休息。
愿你夜夜好睡眠,醒来精神焕发!
- 标签:
下一篇: 桓兴科普|攻克癌症的“导弹”——ADC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