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在线服务 >>健康常识
  • 2025-10-21
    桓兴科普|息肉切除手术与术后护理:科学应对,守护健康

    肠道息肉:息肉作为消化道常见病变,虽多数为良性,但部分存在癌变风险,及时通过手术切除是预防疾病进展的关键。同时,术后科学护理对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解息肉切除手术及护理要点。 ○息肉切除手术:精准微创,安全高效○目前临床多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无需开腹,通过胃肠镜即可完成,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及位置,常用术式包括:活检钳切除术适用于直径<0.5cm的微小息肉,通…

    阅读详情
  • 2025-09-29
    桓兴科普|发现“肺结节”先别慌!帮你读懂"肺结节"

    "肺结节"三个字出现在体检报告上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惊恐--这是肺癌吗?事实上,随着CT检查的普及,根据2024年全国体检大数据分许,我国肺结节标化检出率已高达64%,但其中大部分(约95%)都是良性。就像皮肤会长痣一样,肺部偶尔出现"小斑点"其实是种常见现象。肺结节到底是什么?1.当我们在说肺结节时,其实是指肺部影像检查(通常是CT或X)时发现的≤3cm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有大小界限:>3cm的为…

    阅读详情
  • 2025-09-29
    桓兴科普|守护呼吸的每一程:雾化吸入治疗知多少

    各位病友及家属们您们好:我们深知在抗击疾病的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各种不适,呼吸道的症状便是其中之一。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治疗带来的影响,如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问题都可能困扰着您。今天,我们为您介绍一位“呼吸守护者”——雾化吸入治疗。什么是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雾滴,通过呼吸直接送达呼吸道和肺部的给药方式。想象一下,如同在清晨的森林中呼吸,空气中弥漫着细腻的水汽,滋润着每一寸…

    阅读详情
  • 2025-09-29
    桓兴科普|消化道肿瘤科普:食管癌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20世纪我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中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预后较差。20世纪60年代起国家组织科研、医疗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林县(现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地区进行了长期的综合防治措施,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食管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15.85人/10万人,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13.4 人/10万人。《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证实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

    阅读详情
  • 2025-09-29
    桓兴科普|有关胃癌您知多少?

    什么是胃癌?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科学认识胃癌的诱因、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助于提升早诊率,改善预后。胃癌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 约70%的胃癌与这种细菌感染相关,它可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逐步演变为胃癌。饮食与生活习惯 (1)高盐、腌制食品(如咸鱼、泡菜)含亚硝酸盐,易损伤胃黏膜。(2)吸烟、酗酒:烟草中的致癌物和酒精刺激胃黏膜,增加癌变风险。(3)水…

    阅读详情
  • 2025-09-15
    桓兴科普|胃肠镜检查:需要做哪些准备

    胃肠镜检查准备:做胃镜检查前需要空腹6~8小时,此外,还需要提前做一些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四项,病毒指标。停抗凝药物5~7天。肠道准备饮食要求肠胃镜检查前1天:可以吃流质搭配半流质食物:如藕粉、白粥、米汤、馒头、蒸蛋、面包、软面条、软米饭等。不可以吃粗纤维、易染色、易产气的食物:如青菜、水果、果汁、有色饮料、豆浆、牛奶等。肠胃镜检查前2天:可以吃少渣易消化食物:如面条、白粥、馒头、鱼虾、鸡蛋、…

    阅读详情
  • 2025-09-15
    桓兴科普|宫颈癌术后患者如何改善盆底功能?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趋于年轻化,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广泛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有些患者还需要术后予以放化疗。广泛子宫切除术不仅切断了子宫韧带,还对膀胱、直肠的神经支配造成影响,改变了盆底的整体结构和生理状态,术后可出现盆腔器官脱垂、膀胱麻痹导致尿潴留、术中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的损伤引起腹压升高时压力不能均匀传导引起尿失禁、放化疗后卵巢功能衰退、性生活满意…

    阅读详情
  • 2025-09-15
    桓兴科普|沉默的“隐形杀手”——卵巢癌:每个女性都该知道的健康知识

    卵巢,被称为女性的“生命之源”,不仅是生育的关键器官,更承担着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功能。然而,这个深藏盆腔的器官一旦发生癌变,却可能成为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由于忽略定期体检,7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被称为“妇癌之王”。 1卵巢癌:女性健康的无声威胁 发病率:我国每年新发卵巢癌约5.5万例,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年龄特征:50岁以上女性高发,但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 生存率差异:早期(Ⅰ…

    阅读详情
  • 2025-09-08
    桓兴科普|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创伤会导致急性疼痛,尤其是中到大型手术(如开腹、骨科或胸科手术),有效镇痛可显著提升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风险 呼吸系统:疼痛可能抑制咳嗽,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如肺炎)。 心血管系统:疼痛激活交感神经,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增加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风险。 消化与泌尿系统:疼痛延缓胃肠蠕动(术后肠梗阻),并可能…

    阅读详情
  • 2025-09-08
    桓兴科普|什么是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为最危重的病人和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的病人提供的特殊医疗病房,是医院里一个特殊的科室。这里配备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最高级别的生命支持和密切监护。01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入住ICU?并非所有重症病人都需要入住ICU。通常需要考虑以下情况:1. 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心力衰竭需要强心药物支持、严…

    阅读详情
  • 2025-09-08
    桓兴科普|药师教你,如何正确口服抗肿瘤药

    癌症,一个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词语,如今已渐渐被人们了解、认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治疗的了解也逐渐多样化。除传统的静脉化疗、放疗、手术外,口服抗肿瘤药物因其使用便捷、可居家治疗等优势,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那么,对于抗肿瘤治疗的口服药物,您服用的是否正确?下面,药师带您了解一下如何正确服用抗肿瘤药物。哪些病人适合口服抗肿瘤治疗药物呢?1.患者所患肿瘤类型有明确有效的口服药物方案(…

    阅读详情
  • 2025-09-08 阅读详情
  • 2025-09-08
    桓兴科普|守护生命的“营养通道”——肠内营养管居家护理

    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管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而言,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居家护理时,正确的操作和细心的照料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带鼻胃/肠营养管出院回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营养管路护理:筑牢营养输送的“根基” 稳妥固定使用胶带或者专门的固定装置将其妥善固定,防止营养管路滑脱或移位。同时要留意标记好长度,这样一旦发生移位,能及时发现;保持清洁每…

    阅读详情
  • 2025-09-01
    桓兴科普|化疗后谨防肿瘤溶解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肿瘤溶解综合征?肿瘤溶解综合症又叫溶瘤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它的发生是在化疗或其他治疗后,肿瘤细胞短时间大量凋亡和溶解,导致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产物大量释放入血,如释放出大量核酸、钾离子、磷离子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显著表现为“三高一低”:高血钾、高血磷、高尿酸和低血钙,严重可导致肾损伤、心律失常、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常发生于哪几种肿瘤?淋巴瘤基特淋巴瘤和母细胞淋巴瘤最常见血…

    阅读详情
  • 2025-09-01
    桓兴科普|鼻饲营养管:肿瘤患者的“生命线”

    对于许多肿瘤患者来说,疾病本身或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如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消化道梗阻等)可能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此时,鼻胃/肠营养管(Nasogastric Tube, NGT 或 Nasojejunal Tube, NJT)便成为维持生命的关键通道,被誉为患者的“隐形生命线”。 1、为什么肿瘤患者需要鼻胃/肠营养管1进食困难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等可能直接阻塞食道,导致无法正常进食。放疗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炎、放射性食管炎…

    阅读详情
  • 2025-08-26
    桓兴科普|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症?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因抗肿瘤治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包括既往临床常见的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也包括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的危害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可能造成患者的化疗药物剂量降低、化疗时间延迟,甚至终止化疗,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并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医疗费用。● 血小板计数<50×109/L可引起皮肤黏膜…

    阅读详情
  • 2025-08-21
    桓兴科普|科普再出发:化疗后手脚麻木、刺痛护理有妙招

    病房里经常会听到患者和我们护士反馈说:“护士,我的手怎么那么麻木感,跟针扎一样,拿不稳东西,走路跟踩着棉花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手足麻木、刺痛感,以及运动失调,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一些化疗药物具有神经毒性,从而引发了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约50%~90%的化疗患者会发生。我们该如何面对“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呢?临床表现● 感觉神经受损表现为麻木、刺痛、袜子状改变(触摸东西像…

    阅读详情
  • 2025-08-21
    桓兴科普|乳腺癌患者如何缓解潮热?

    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您是否会经常出现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周身汗出,犹如一股热浪席卷全身,热浪退却后又可能会发冷,影响您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别担心,这种现象是乳腺癌治疗中很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会给您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的应对这些不适症状。什么是潮热潮热,又称潮红,是一种突然出现的、短暂的发热感觉,通常伴有面部、颈部和胸部皮肤的发红,随后会伴有出汗,也可伴有心跳加速。这种热感一般持续数秒…

    阅读详情
  • 2025-08-19
    桓兴科普|重新抽血的原因,快来看看有没有您的情况!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护士抽完血之后,这是咱们临床上常见的装纳血液标本的真空采血管状态。血液标本进入检验科后经过专业的设备进行处理后会呈现分层状态。那么什么样的标本会重新采血呢?可能存在以下情况:乳糜血常见原因: 进食高脂饮食如大鱼、大肉、大肘子等,输营养液等会使咱们上层的黄色液体呈现乳白色。标本溶血血管状态不好,过细,弹性弱等,导致血液分层后不是正常的黄色而是红色。标本量不足每一个采样管都有它推…

    阅读详情
  • 2025-08-15
    桓兴科普|前列腺癌二次穿刺:为晚期进展患者打开治疗新窗

    前列腺癌在前列腺癌的治疗历程中,晚期患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经过多程治疗后肿瘤仍明显进展,且多种治疗办法都用尽时,后续治疗方向的选择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前列腺癌二次穿刺技术的出现,为这类患者的后续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 “窗户”。什么是前列腺癌二次穿刺前列腺癌二次穿刺是针对已经通过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腺癌)的晚期患者,在经过多程治疗后肿瘤出现明显进展的情况下,选择明显进展的转移灶或原发灶进行的…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