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兴科普|宫颈癌术后患者如何改善盆底功能?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趋于年轻化,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广泛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有些患者还需要术后予以放化疗。广泛子宫切除术不仅切断了子宫韧带,还对膀胱、直肠的神经支配造成影响,改变了盆底的整体结构和生理状态,术后可出现盆腔器官脱垂、膀胱麻痹导致尿潴留、术中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的损伤引起腹压升高时压力不能均匀传导引起尿失禁、放化疗后卵巢功能衰退、性生活满意度下降、放化疗毒副反应等并发症,加之疾病和手术创伤引发的不良心理,均不利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家庭生活和谐、日常工作,及过早衰老所承担大的心理压力和希望水平。
改善上述症状具体方法
凯格尔盆底肌训练
1.通过自主反复收缩及舒张盆底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可使尿道阻力增加,改善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进而促进控尿能力和盆底功能,还有助于防治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促进腹部淋巴液回流,盆底肌肉的本体感觉提升,有利于促进性功能恢复。
2.具体方法
术后第4天开始,嘱患者取平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全身放松,吸气时用力收缩臀部肌肉,同时向上提肛并夹紧,促使阴道、尿道、肛门缩闭,并保持10秒,呼气时放松10秒,休息5~10秒,重复以上动作,15~20分钟/次,3~5次/天,必要时可增加时间与次数。锻炼过程中患者正常呼吸,保持腹肌、大腿内收肌群等部位放松。
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
1.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认知误区,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关怀,减轻了无助感、迷茫感。建立起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增进了夫妻感情,重塑战胜疾病的信念,调动了盆底肌锻炼中患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希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得到显著提高,为盆底功能的恢复和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具体方法
(1)加强针对性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引导患者表达内在情绪,减少自责和愤怒,使其认识到疾病认知度对康复的重要性,通过慢跑、简易瑜伽,以及正念静坐等方式合理释放情绪。
(2)完善配偶情感支持:部分患者的配偶担忧宫颈癌复发或传染而回避性生活,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及其配偶在性生活中出现的忧虑、偏见、不安等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鼓励配偶要给予对方充分的情感支持。
(3)加强同伴支持教育:鼓励同病区术后恢复较好的同伴讲述自身在抗癌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相互述说抗癌经历和感受,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