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兴科普|前列腺癌二次穿刺:为晚期进展患者打开治疗新窗
前列腺癌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历程中,晚期患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经过多程治疗后肿瘤仍明显进展,且多种治疗办法都用尽时,后续治疗方向的选择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前列腺癌二次穿刺技术的出现,为这类患者的后续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 “窗户”。
什么是前列腺癌二次穿刺
前列腺癌二次穿刺是针对已经通过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腺癌)的晚期患者,在经过多程治疗后肿瘤出现明显进展的情况下,选择明显进展的转移灶或原发灶进行的穿刺活检操作。这一操作并非首次确诊时的穿刺,而是在疾病进展到特定阶段后的再次病理取材,旨在获取更精准的肿瘤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为何进行前列腺癌二次穿刺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过多程治疗后肿瘤明显进展,且已知的治疗方案效果欠佳时,进行二次穿刺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的病理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部分前列腺腺癌晚期患者在多程治疗后,可能会从腺癌转变为小细胞癌或神经内分泌癌,而这些类型的癌症与腺癌的治疗方案存在本质性差别。通过二次穿刺获取最新的病理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避免因治疗方案不适合而延误病情。
肿瘤基因可能会发生部分改变
随着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进行,肿瘤细胞的基因可能会出现突变等变化。二次穿刺取得的病理组织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为后续选择靶向药物及新药物提供重要依据。靶向药物能够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前列腺癌二次穿刺的优势
前列腺癌二次穿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能够及时发现病理性质的改变
如前所述,部分患者的肿瘤会从腺癌转变为小细胞癌或神经内分泌癌,这些癌症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与腺癌不同。及时发现这种改变,可以使医生能够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为基因检测提供可靠的病理组织助力精准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明确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情况,从而为患者匹配相应的靶向药物。研究显示,基于基因检测结果选择的靶向治疗,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同时,新药物的研发也越来越依赖于对肿瘤基因的深入了解,二次穿刺获取的病理组织为新药物的临床试验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样本支持。
二次穿刺如何选择部位
二次穿刺部位的选择原则是选择肿瘤明显进展的部分,以提高阳性率。具体来说,可选择的部位包括进展的前列腺原发灶、转移的淋巴结、骨转移病灶以及脏器转移病灶等。选择进展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能够更大概率获取到具有代表性的肿瘤组织,从而保证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对于存在骨转移且转移灶明显进展的患者,对骨转移病灶进行穿刺,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如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扫描等,来确定肿瘤进展最明显的部位。有研究指出,结合多模态影像学引导进行穿刺,能够显著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阳性率。
前列腺癌
对于前列腺腺癌晚期且经过多程治疗后,在无明显有效治疗办法的患者,二次穿刺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手段。它能够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依据,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开一扇新的 “窗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列腺癌二次穿刺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未来,相信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二次穿刺将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二次穿刺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和最佳操作方案。
- 标签:
上一篇: 桓兴科普|留置尿管的居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