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科室: 中医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各种结节病,以及肿瘤相关并发症如胃肠功能紊乱、癌性疼痛、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等;擅长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包括CT引导下各种实体肿瘤的经皮穿刺活检术、肿瘤冷热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肾造瘘等;DSA下肿瘤血管介入治疗如动脉灌注化疗、动脉栓塞治疗等)。
个人简介:基本信息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肿瘤专业,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社会兼职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协会肿瘤消融技术质控中心秘书,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专科联盟秘书。科研主持国家课题(国自然青年基金)1 项,主持校级课题 3 项,参与国家级课 题 3 项、省部级课题 3 项,发表文章 53 篇,专利 1 项。主要研究方向擅长中医药改善肿瘤患者症状,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肿瘤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恢复患者进食及排便能力,并专注上述方向研究十余年,完成多项相关研究、获得多项相关成果,具体如下:1.《中国肿瘤患者术后胃瘫诊治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执笔人;2.《一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发明人;3.《“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优秀青年学者科技成果》;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胃瘫外敷方通过调节微生物-脑-肠轴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机制研究》主持人;5.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支撑计划项目《中医药治疗胃瘫等恶性肿 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主要参与者;6.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十病十药研发项目《“胃瘫外敷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研究》主要参与者;7.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中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规范化诊疗方案的推广应用研究》分中心负责人。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专家出诊
相关科室

中医科 查看更多
科室介绍前言 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中医门诊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中药口服配合中医外治,辨证施治,在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放化疗减毒增效、肿瘤晚期症状缓解以及长期口服中药抗肿瘤、防止复发转移等方面,发挥传统医学独有的优势和特色,最大程度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一、 科室特色中医科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辨证论治”。科室特色在于运用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科不仅提供中药口服、针灸、艾灸等常规的中医诊疗服务,还开展手指点穴、中药浸浴、中药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特色疗法“陈虹樑指尖易筋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解结、解穴至脉通,以达协调脏腑功能促使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调整和修复的方法,中医科运用该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及患肢功能障碍、胸腹肿瘤术后胃瘫、尿潴留、癌性疼痛及颈肩腰腿痛、失眠、痛经等多种病症。二、 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 中医强调“治未病”理念,即注重预防和养生保健,肿瘤的预防尤为关键。我们将不断加强中医防病治病理念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10余人,团队成员具备良好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肿瘤防治及常见病的中医治疗、饮食调养、心理调护及康复保健中,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可靠的中医诊疗服务。三、 医疗、教育、科研中医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中医医疗服务。服务范围包括中药口服、手指点穴、针灸、中药灌肠、中药浸浴、皮内针治疗、中药塌渍、中药贴敷、耳穴压丸治疗等。 科室注重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定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手指点穴等专业的学习,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科室围绕中医药理论、中医疗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和价值。四、 科室管理中医科将加强人员配置与培训、优化患者诊疗流程、完善患者管理与服务,确保质量与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联系方式:医生办公室:010-87692205